博鱼官方网站1月,中国第9届乐凯摄影艺术大奖赛在北京揭晓。本届大赛共计278个奖项全部尘埃落定,辽宁孙国田摘取了大奖赛的最高奖——钻石乐凯奖,获得奖金1万元。本届大赛共收到3000多名作者的近2万幅(组)作品,超过以往各届作品的数量,照片全部采用乐凯胶片拍摄。
1月27日-28日,第十届佳能杯“亚洲风采”华人摄影比赛评选在北京揭晓。《上海商报》摄影记者张衡年的一幅表现中国老百姓关注十六大开幕的照片《爷爷今天好认真》,一举夺得本届比赛的最高奖——“年度最佳摄影师”大奖。
2月14日,北京八中初一8班一名12岁的中学生张晓彤飞赴荷兰,作为“荷赛”儿童奖评委会成员之一,参加2002年度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儿童奖的评选工作。此次“荷赛”评选的主题是“发展”。
评选儿童奖是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一个惯例。由9名11-12岁的儿童组成的评委会从当年重大新闻类、日常生活类、自然和环境类以及体育类获奖照片中评选出一幅。
2月14日《天津日报》摄影记者祁小龙拍摄的照片《针灸减肥》,在第46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获得科技类单幅作品三等奖,祁小龙于4月21日赴荷兰领奖。美国洛杉矶北星图片社亚美尼亚摄影师埃里克·古力高里安拍摄的一张反映伊朗地震后一个小男孩在父亲的墓地哀悼的照片,获得了“年度最佳新闻摄影奖”。
2月21日,CCTV中国体育人物摄影大赛评选暨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新华社摄影记者罗更前的“一马当先”和《北京青年报》胡金喜的“点石成金”双双获得万元奖金。另有10人分别获得银、铜奖。
3月22日,第16届全国产业报、专业报“今日捷成杯”新闻摄影作品评选暨第13届中国新闻奖新闻作品初评在北京揭晓,本届年赛评选除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日常生活等7大类奖项外,又增加了总编辑奖和摄影工作组织奖,共计9大类68个奖项。
3月28日,中国地市州盟报新闻摄影研究会与日本驻华大使馆等共同举办《中国经济合作新闻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览暨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全国110多家地市州盟报的300多位摄影记者和摄影通讯员参加了此次比赛。
4月6日,首届全国青少年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在山东菏泽举行,展出的260幅作品,从不同视角反映了广大青少年观察社会、描绘和赞美生活的能力,充满着青春朝气。
7月13日,第13届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暨2002年全国新闻摄影作品年赛评选在大连市揭晓,本届年赛共收到1084幅(组)作品,有979幅(组)作品通过了资格审查,共评选出金奖9件、银奖51件,铜奖95件。
本次获奖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从不同角度和侧面生动线年中国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以及人民生活的提高和价值趋向,基本体现了至2003年中国优秀新闻摄影记者的水平。
8月31日,由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国从这里腾飞”影展在北京开幕,本次展览为纪念同志诞辰110周年而办。参展的110幅作品是从全国各地的388幅参赛作品中选出的,其中《走向新中国》获得金奖,还有的作品获银奖和铜奖。
10月21日,由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新闻奖——第13届中国新闻奖在北京揭晓。在248件获奖新闻作品中,有12组(幅)新闻摄影作品获得一等奖。
10月12日-16日,由中国摄影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国第十届国际摄影展评选在浙江丽水举行,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近4000名作者的两万幅(组)作品参加角逐,最终评选出86个奖项的获奖作品356幅(组),其中中国作者摘得四金。
11月上旬,第五届全国广告摄影比赛颁奖大会在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位摄影界广告等人士参加了大会。大会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摄影奖等各1名、金奖4名、银奖19名、铜奖共33名。
11月,中国人像摄影比赛评选揭晓,从5291幅(组)参赛作品中筛选出331幅(组)作品进入评选。每个奖项还评出优秀奖10名。
8.中新社贾国荣拍摄的《中国体操夺冠》荣获“荷赛”三等奖;
2月27日-28日,2003千禧之爱——两岸摄影家联展暨新世纪纪实观研讨会在台北举行。两岸摄影家和学者相互介绍了各自的纪实摄影情况,并对纪实摄影的观念进行了讨论。
3月3日,在全国政协第十届一次会议开幕之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邵华向全国政协提案组郑重提交了《关于尽早建立中国摄影博物馆的建设案》。3月10日,这项提案作为342号文件分发至全体政协委员手中。
4月19日,中国摄影家协会举行六届二次会议,一致通过中国摄协工作规则和思路,制定新的《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入会细则》,成立中国摄影博物馆筹备工作委员会,设立新闻纪实摄影委员会(聘请李仁臣、徐祖根任顾问,王文澜任主任,王瑶、王忠家、邓维、贺延光、罗更前、胡颖任副主任,李全任秘书长);同时还成立了艺术摄影委员会、商业摄影委员会、著作权保护委员会和民间文化抢救工程摄影工作委员会。
4月27日,中国摄协首次派代表参加“荷赛”颁奖,以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邓维为团长,中国摄影报副总编李全等组成的代表团一行三人应邀在嘉宾席就座。
6月1日,中国摄协向王建民、贺延光、徐京星、李舸等几位一线摄影记者和摄影师颁发了“见证SARS记录历史”的荣誉奖牌,对他们不顾个人安危、深入抗击非典一线、卓有成效的纪实摄影报道给予表彰。
7月5日-13日,中国著名老摄影家侯波、徐肖冰的《伟人》展览,在一年一度的法国阿尔勒国际摄影节上引起极大轰动。
9月3日,由中国文联主办、中国摄协、中国美协、中国民协、中国书协和中国文联演艺中心承办的《永结同心》主题艺术展在北京举行。此次展览汇集了摄影家、美术家、书法家和民间工艺家的大量精品力作,忠实记录了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战胜非典严重灾害的战斗历程。这是中国文学艺术界为庆祝全国抗击非典斗争取得重大胜利而组织的第一次大型艺术展,也是文艺家们践行“三个代表”、坚持“三贴近”的具体体现。
9月9日,陕西渭南遭受特大洪水灾害,渭南市委书记刘新文、市长曹莉莉等乘坐冲锋舟到华县罗纹河决口处检查险情时,由于水流过急,冲锋舟被打翻,14人全部落水,经火速抢救,13人生还,随同采访的《渭南日报》摄影记者王文却不幸以身殉职,牺牲时身上挎着摄影包和两台心爱的相机,胸前挂着灾区通行记者证。
9月10日,台湾著名摄影家郎静山摄影艺术纪念馆在福建泉州建成。这座全世界首建的郎静山摄影纪念馆,也是中国境内(包括港澳台)第一所华人摄影家的纪念馆。
9月16日-22日,“2003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在山西平遥举行。这次大展有三个特点:一是规模大,报名注册人数达2578人,比上年增加1200人;二是国际性更强,直接参展国达14个,近7000幅代表国际摄影艺术水平的参展作品是上年2倍还多;三是大展亮点多,除了影展博鱼boyu,幻灯晚会、国际交易、大型歌会、摄影培训外,还举办中国纪实、中国建筑、中国人像和中国风光等四个专题摄影论坛。
9月26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大庆石油杯“中国劳模——时代领跑者”摄影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
10月15日,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透过神州五号飞船舷窗向外拍摄到的地球画面,清晰地显示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大厅的大屏幕上,让亿万人民分享了中华民族最神圣的一刻,成为第一个在太空使用相机的中国人。
11月7日,由中国摄协和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历时3年的“荷赛”中国讲习班结束,参加学习的17名中国学员受益匪浅。
11月21日,《抗击非典2003·中国》大型摄影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同时举办获奖作品颁奖仪式。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地区的来稿近两万幅参评。
12月24日-28日,由中国摄协等单位举办的吕厚民个人摄影展《伟人·放眼看世界》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示的150幅作品生动地记录了同志的工作、生活,其中部分鲜为人知的资料照片属首次公开展出,既展现了一代伟人的卓越功能,又蕴含了其学者、诗人的本色情怀。这次展览是为纪念同志诞辰110周年而举办的。
12月24日,10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艺术理论家,在北京接受文化部颁发的第二届“造型艺术成就奖”和“表演艺术成就奖”,其中,中国著名的摄影家、年届94岁高龄的吴演伯,成为年龄最大的一位。
2003年,在中国新闻史上注定要记下浓浓的一笔,新闻摄影记者不仅将人大、政协换届、“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三峡工程蓄水等影响国际民生的重大事件尽收镜头,更重要的是在抗击非典的战役中经受住了考验,在一些突发事件现场体现出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4月非典肆虐的日子里,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快报》等中央和地方媒体的记者,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他们发出的优秀新闻照片几乎占满了各大媒体的重要版面。同时,有关部门还于当年举办了《抗击非典2003·中国》大型展览和同名画册,给中国人民抗击非典的战斗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财富,也见证了摄影人在这场战斗中不辱使命所取得的成果。
如果说称抗击非典为“战争”更强调的是其寓意的话,那么,中国摄影记者们面对的真实战争则是在非典之前发生在海湾地区的美、伊之战。但这次,不仅新华社派出了多名记者到前线采访,而且《广州日报》、《华商报》等地方媒体也首次派出摄影记者到前线采访。虽然中国的记者多数还是活跃在伊拉克周边地区,但毕竟中国有近20名记者距战场近在咫尺。他们一有机会就深入腹地采访、拍摄,此外,中国公众也从国内媒体上得到更多原始信息和现场照片。
7月23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在北京隆重集会,表彰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宣传工作的先进集体、优秀记者和优秀新闻作品。《人民日报》科教文部等150个单位,被授予“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新闻宣传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新华社记者王恩海等298名记者,被授予“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新闻宣传优秀记者”的荣誉称号,中央电视台的系列报道《非典日记——来自隔离病区的报道》等498件作品,被评选为“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优秀新闻作品”。
10月1日,一向重视新闻摄影并身体力行的中国当代著名记者穆青在北京病逝,享年82岁。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记者生涯中,穆青的多篇新闻作品成为中国新闻史上广受赞誉的名篇,被收入中小学教科书,影响了中国几代人,其中以描写一位基层县委书记焦裕禄的长篇通讯最为著名。穆青不仅是一位新闻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摄影家,尤其是他对新闻摄影的贡献,对当代报纸的改革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1985年,他在新华社摄影工作会议上提出“文字报道和摄影报道是新华社走向世界的两个翅膀,摄影报道是文字报道不能代替的‘两翼论’的著名观点”。他的这个观点和蒋齐生同志同年提出的“图文并重”观点被中国新闻摄影学会1990年在银川召开的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上隆重推出,后被各报老总们广泛认可。
11月16日-20日,第六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在深圳举行,中国记协主席邵华泽、新当选的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于宁和来自全国100多家新闻媒体的总编辑、摄影部主任、摄影记者、图片编辑等近20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当天,中国新闻摄影学会还召开了第五届团体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会,选举产生出新一届领导机构,《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于宁当选为会长,新华社摄影部主任徐祖根和《光明日报》副总编辑赵德润当选为执行会长,新华社高级编辑胡颖当选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新闻出版报社总编辑张芬之等18人当选为副会长,另有91人当选为常务理事。
1月14日,中国摄影报刊登有关《富士胶卷涉嫌走私》一文,有关部门在一份《国内影像产品走私情况调查报告》中称,2003年,中国影像产品市场上,走私依然猖獗,偷税、逃税现象普遍,不仅使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遭到践踏,政府的财政收入大量流失,也有损中国政府的形象。具体表现在:一是传统感光材料走私数量快速增加,二是数码影像产品80%都是通过走私进口。
9月7日-10日,“2003年中国国际照相机械影像器材与技术博览会”在北京举行,国际60多个著名影像器材制造企业、国内160多家制造企业参加了博览会。
9月23日,中国摄影家协会与美国传媒摄影协会在北京就双方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开拓中国摄影图片市场等合作事宜,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10月9日,中国图片总汇签约摄影师代表大会在苏州举行,新华社与来自国内各地50家单位的51名摄影师签订了合作协议书,并向摄影师颁发了“签约摄影师荣誉证书”,他们主要来自各地新闻媒体,也有来自新闻图片社、出版社博鱼boyu、大学新闻系等单位。这些摄影师的作品被新华社选择采用,并发往全球各地。
10月27日,中国国内最大的胶卷制造商乐凯胶卷股份有限公司与世界影像的巨头柯达携手联姻博鱼boyu。柯达尊重乐凯对外合作“三原则”(即保留乐凯品牌,由乐凯控股和拥有经营管理权),以受让股份、生产技术转让等方式合作,投入现金约1亿美元。
自1985年首届杭博会宣告中国摄影事业已由黑白摄影向彩色摄影过渡,到本次博览会数码摄影器材广受关注,充分表明数码影像将逐渐成为广大消费者日后的第一选择,对参展厂家而言,今后谁和数码不沾边,谁就可能没有生意。
随着中国摄影事业的快速发展,摄影教育已成为摄影界乃至全社会的热门话题,引起众多有识之士的关注,摄影教育工作者以自己的摄影实践和教学经验,为中国摄影界充当铺路石的角色。
作为国内摄影教育开展较早的高校之一,南方师范大学早在2003年初,就发起召开了首届高校摄影教育研讨会,这是国内第一次摄影教育研讨会,研究他们日常教学实践中遇到的诸多话题。在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过程中,摄影也成为必备技能之一。
虽然中国的摄影教育起步较晚,基础较差,在办学资金、生源、师资、教材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但从蓬勃的摄影院校中,不难看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成绩:
但是,中国摄影教育也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闻传播类高校教育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有待改进,面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什么样的传播人才才能适应媒体发展的需要等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研究和重视。
二是摄影教育被列入“艺术类”不够妥当,招生考试重技能轻文化素质,考生文化考试分数极低,多数学生连中文写作都难做到“文通字顺”,写图片说明错字连篇,更别说外语水平了,这哪里是什么高等教育?
三是新闻传播学科(含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广告学)中没有新闻摄影专业,新闻教育界培养人才的方式依然是“重文以图”。
2003年对于中国大众来说,切身感受到进入了“读图时代”。随着报章上的图片不断增多,出版物页面上的照片也随之潜生暗长遍地开花。
新年伊始,就有一大批影像出版物风光亮相,各大出版社也借着新春的气象把自己精美的图书呈现在读者面前。比如浙江摄影出版社的《商业摄影入门系列》(共5册)、岭南出版社的《时代影像》(共12册)等,都是2003年1月份推出的有影响的影像出版物。
2003年出版的影像图书大多是彩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影像本身的吸引力,图像和色彩、设计与包装都更为成熟和精良,使得每一本影像图书拿在手里都有一种审美的冲击力,哪怕你拿的是一本食谱;同时,文字与影像的结合和配合也更为默契和完善,使两者相加的结果远远大于二。
2003年影像出版物的另一个特点是,不赚钱的画册在图书市场上越来越少,而从画册的形骸中嬗变出来的画书却站了起来,肆意奔跑。
其一,系列化的急速效应,各出版社推出的系列丛书其目的大致是两条:一是上市时声势浩大,夺人眼球,很容易引起注意;二是系列丛书虽投资巨大,但易于编辑、操作和管理,容易大投资、大回报。
其四,摄影边缘化、大众读物摄影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
觉悟一:影像作为媒介的一种方式,它只能也仅仅是传递信息的载体。既然是载体,就指的是通道、是附着物,在这方面,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文化界、摄影界应该说认识不清醒,过分强调图片作为艺术品层面的观赏性,而忽略了它作为媒质、传播信息的属性,艺术的观赏性和传播的信息度,其实共生共存于一幅(组)图片之中。同时,还要认识到,图片中传播的信息度是基础,艺术的观赏性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觉悟二:出版物作为文化商品,如何才能使其价值和使用价值最大化?在这里假设建立一个三维坐标,坐标的横轴是印数,纵轴是定价,纵深轴是有效阅读人群的文化品位、消费能力以及社会影响力,在这个三维空间内营造和追求最大的体积,也就是追求文化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最大化,追求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最大化,追求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觉悟三:如何走近市场,也就是市场的入口在哪里?市场像个大礼堂,里边的演出很热烈,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可就是有许多摄影人围着礼堂转圈找不着入口。其实市场的入口就在每个人脚下,只要你找到走这条道的两条腿;一条腿是低价介入,另一条腿是按市场游戏规则办事,把自己的名气面子装在兜里,勇于割肉。